延期,技术参数变更,附变更函:
千秋煤矿16082回采工作面物探技术要求变更函 各投标单位: 根据千秋煤矿16082回采工作面井下实际情况,现对该工作面物探技术要求作出变更如下: 一、项目概况 16082回采工作面预计2025年5月上旬工作面贯通。该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变化大、周边及上部存在采空区,根据河南省防治水管理办法和《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需采用两种以上物探方法对工作面进行探测,提交成果报告,满足工作面安全回采的条件。 二、实测范围 16082回采工作面为刀把工作面。实测范围西侧部分走向长647m,倾向宽152m,东侧部分走向长750m,倾向宽288m,探测面积约314300㎡。 三、工期及质量 工期:60天; 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四、技术标准 (1)《煤炭资源勘查工程测量规程》(NB/T 51025-2014); (2)《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ZBD10001-89); (3)《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5-2005); (4)《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矿安﹝2023﹞192号); (5)《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 (6)《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年9月1日施行; (7)《回采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方法》KA/T 12-2023; (8)《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 898-2000); (9)《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DZ/T 0282-2015); (10)其他按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执行。 五、施工布置及工程量 1、无线电波透视法 分别在16082回采工作面两巷布置发射点和接收点,接收点间距10m,发射点间距50m。两巷物探施工测线长各1397m,各布置发射点29个,两巷共布置29*2=58个发射点。两巷各布置141个接收点,两巷共布置141*2=282个接收检波点。 2、音频电透法 分别在16082回采工作面两巷各布置测线1397m,发射电极距10m,接收电极距10m,两巷各布置141个发射点,共141*2=282个发射点。 六、主要技术要求 1、地质任务 (1)利用音频电透视法查明16082回采工作面内及顶板100m范围内含水层和采空区覆水情况。 (2)利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查明16082回采工作面内地质构造发育情况。 2、物探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经矿审批后实施。 3、仪器设备要求 本项目所用的仪器、设备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杜绝失爆现象。 (1)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器设备要求 ①仪器动态范围:不小于126dB; ②发射频率:88KHZ、158KHZ、365KHZ、500KHZ、965KHZ可选,以保证能有效穿透工作面为主; (2)音频电透视仪器设备要求 ①发射电流:可达151mA; ②测线覆盖密度;1次发射至少64道接收 ③发射频率:1到1500HZ自由可选; ④动态范围:最高不低于144DB; 4、数据采集要求 (1)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数据采集要求 ①需满足信号能有效穿透工作面; ②测点接收覆盖次数需大于2次。 (2)音频电透视数据采集要求 ①测线覆盖密度;1次发射至少64道接收 ②数据叠加≥32次; 5、数据处理技术要求 (1)无线电波坑道透视处理技术要求 ①须采用专业的坑透数据处理软件 ②采用合理的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 ③至少实现单站综合曲线图,实测场强综合曲线图、实测场强分布图及吸收系数反演CT成像图。 ④坑透成像的物性异常与巷道已揭露构造的吻合正确率须高于80%。 (2)音频电透视数据处理技术要求 ①须采用专业的音频电透视数据处理软件; ②采用合理的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 6、数据解释技术要求 在充分研读矿方工作面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综合利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物探成果及音频电透视成果进行地质解释,解释结论需满足地质任务要求。 7、勘探工作结束后,乙方必须在合同规定时间内编制完成勘探成果报告。最终成果报告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等相关规程的要求和规定,并报甲方审查验收。 8、提交资料要求 ①提交正规成果报告纸质五套及电子版成果资料。 ②提交资料包括施工班报记录、物探原始数据、综合成果图件及成果报告。 千秋煤矿 2025年4月24日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登录